细加推究我们不难发现,净值标的风险不大于其他借款标(非净值标)的风险。
因为工作的关系,前些日子看到一些投资人对净值标有不小的意见,视净值标为虎狼,必欲除之而后快。大致综合了一下,投资人对净值标的看法主要有三个。
第一,净值标提高了杠杆率、不安全;
第二,净值标沦为了网贷黄牛套利的工具,增大了平台的运营风险,成为P2P行业的一大隐患;
第三,净值标不是正途,会吓走一部分投资者的。
下面就投资人对净值标的忧虑谈谈我的看法。
净值标就是投资人以其拥有的本金和收益为担保而发布的借款标。比如某投资人在平台投资10万元,该投资人以此权益为担保在该平台发布5万元借款标,这个5万元的借款标就被称作净值标。
那么净值标风险几何呢?细加推究我们不难发现,净值标的风险不大于其他借款标(非净值标)的风险。几乎所有平台都会对发布过净值标的投资人的提现操作进行限制,就考察刚才说的例子吧(简便起见我们假定利率为0,做这样的处理不影响结论,我写起来方便,您读起来也轻松)。投资人在平台拥有的10万元债权,我们称之为A合约(A债务合约的简称),该合约会使投资人在未来获得一笔收入。之后又产生的5万元债务,我们称之为B合约,该合约会令投资人在未来产生一笔待还债务。如下表所示:
该借款人在A合约到期回款后,提现最多不能超过5万元,即有超过5万元的资金被冻结。如果该借款人提现超过5万元,则余额不能覆盖B合约的待还金额,一旦该投资人不还款,平台就会承担相应损失,因此多数平台会运用这一逻辑对该类投资人的提现操作进行限制,这也是对净值标主要的风控手段之一。
这里我们应该能得到这样的结论,净值标实际上是一种资产质押标,其用于质押的标的物就是投资人拥有的其他债权,如本例中的合约A,如果其他债权不违约,则平台的提现冻结就能保证净值标100%履约,这是因为净值标借款人的在平台的账户余额大于其所承担的债务,也就是说净值标至少不会放大风险。
相反地,净值标甚至可以降低风险。设想投资人的合约A变成坏账,本金完全损失,投资人是不是一定会赖账,不偿还合约B呢?当然不是,这个时候投资人还面临着信用损失的压力,这种压力会促使投资人在合约A变成坏账的情况下偿还合约B的应还债务,因此,净值标的风险不大于其他借款标的风险,还很有可能小于普通标的风险。
图:合约A(普通标)履约,合约B(净值标)一定履约,合约A违约,合约B未必会违约。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平台对发布过净值标的借款人的提现操作限制得更为严格,风险比上例要小。
当然,投资人最担心的还是网贷黄牛,他们利用净值标规则连续投发标、层层加杠杆,增加平台运营风险,危害普通投资人利益。
黄牛确实是个不怎么让人喜欢的称号,他们马不停蹄地追逐利益,孜孜不倦地寻求套利空间,在网贷界,这群人买长卖短,赚取高息长标和低息短标之间的利差。
不可否认,黄牛确实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杠杆套利,但风险或许没有想象地那么大。几乎所有平台的净值标规则都会对净值标借款额度加以限制,净值标借款额度并不是基于待收本金的,而是基于待收本金和待还债务之间的差额,每一次发布净值标融资,都会减小这一差额,并且这一规则还保证了黄牛的每笔债权只能质押一次,因此每一个净值标都会有唯一的普通债权作为质押。通过前文的叙述,在这一层面上净值标的风险并不大于普通标。
另一个问题,黄牛的层层杠杆是否会增加平台的经营风险。有可能,但需要一个较为极端的条件。那就是发生了单个平台级别的系统性风险,例如前几日的四达,普通借款标的大规模违约浮出水面,或者是出现了经侦介入e速贷这种事件,作为质押的普通标大规模出现问题,自然会削弱黄牛的偿还能力。但客观地讲,单个平台级别的系统性风险只能是平台自身经营不善造成的,黄牛的作用是把这种经营不善所造成的危害放大了,这才是黄牛最惹人愤恨的地方,也是净值标屈指可数的弊端之一。
综上所述我的看法是,黄牛没有能力引爆平台,但是会在平台出现问题时火上浇油。因此对于经营状况良好的平台,我不认为黄牛是个问题。
第三个担忧,吓跑一部分投资者。或许真的会这样,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对净值标无端的排斥导致的,而非净值标真是洪水猛兽,相信这部分投资人在看到平台运营净值标的能力以及实际运营状况后会放下疑虑,甚至欣然接受。
最后,说点净值标的好处吧。
净值标可以为投资人提供更多地短期标。许多投资人偏爱短期标,但借款人则更倾向一笔长期借款,一部分投资人可以买下长期标,然后发布短期净值标,另一部分投资人就可以购买短期标,而发布净值标的借款人也可以用这笔融资继续投其他普通标以提高资金利用率。这种投资的实质是一笔交易,偏爱短期标的投资人把自己的风险卖给了偏爱长期标的投资人,同时支付给偏爱长期标的投资人一笔微薄的费用,使得收益和风险承受能力得到更加有效的匹配,提高了经济效率,增加了投资人得福利。另外,净值标对平台也是有好处的,可以提高长期标的满标速度,增加平台人气,减少投资人资金站岗时长。